汉语专业论文范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十余年来,伴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遍地开花,至2015年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达到1亿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不少国家与我国签署了双边学历、学位互认协定,来华留学生的规模逐年扩大。“我国在1978年正式为外国留学生单独设立了汉语言专业(当时为现代汉语专业),实施正规的本科学历教育”〔1〕。本科学历层次留学生比重和数量的增大,使学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完善问题浮上水面。毕业论文是留学生在华汉语学习的成绩总结和水平体现,也综合反映出国内所在院校的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毕业论文涉及教育管理层面、教师指导层面、学生写作层面,是一个综合立体的系统。然而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青松所言,我国除个别院校外,大部分高校进行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历史都不长〔2〕,毕业论文在留学生学历教育中的定位、标准、指导原则皆不十分明确,缺乏充分的教学实践与深厚的研究基础,在华留学生的毕业论文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毕业论文是在华留学生经过系统学习的理论总结和水平呈现,论文的总体质量和选题分布充分体现出高校对留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指向。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至2014年七届汉语言专业留学生267篇毕业论文及2011年至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届留学生64篇硕士论文的实证调查,笔者认为近年来在华留学生的学位论文存在以下几种特征,并对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汉语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史,着重是古代汉语,包括两个系统:文言与古白话(近代汉语)。文言的研究比古白话的研究要成熟、全面、深入。比如先秦典籍,不论是历史著作还是诸子著作,都有人研究过,但对一些古白话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如《古本小说集成》中的小说。另外,古代汉语又细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训诂学、语法学,每一分支学科仍可进一步细分如下:

史基本上分为上古期(上古汉语)、中古期(中古汉语)、近古期(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四个阶段,总体而言,这四个时期的研究都不深入,但相对而言,中古、近代汉语研究较为薄弱。蒋绍愚先生(1994:15)认为:“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在以前相当薄弱。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一些进展,但也仅仅是个开始,要把近代汉语研究好,任务还很艰巨。”王云路(2010:27)也指出:“整个中古汉语研究就显得相当薄弱了。”可见,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需要加强,这可作为我们选题的大致方向。就雅言与方言俗语而言,方言俗语研究相对较弱。很明显,雅言的研究要比方言的研究深入,因为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方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致使东汉即已产生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著作——扬雄《方言》后继乏人!就书面语与口语而言,书面语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而口语的研究则较为薄弱。我国的传世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书面语的记录,而甚少口语,即使有,鉴别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书面语的研究要比口语的研究深入。口语词与俗语词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就文献的地域而言,本土文献研究较多,域外文献研究较少。传世文献研究多,出土文献研究少,对出土文献进行分域研究也相对较弱。就领域文献而言,传统文献研究较多,佛教文献、道教文献等研究较少。“从东汉至宋,汉文佛典总数达2148部,8736卷,中古时期的汉语佛典约960部,2990卷,2400万字。与这一时期的中土口语性文献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董志翘,2007:6)因此,分领域研究亦是一突破口。

友情链接
Baidu
map